镇江市丹徒区把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开齐开足体育课、有效开展体育活动、开展专项督导,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任。全区中小学组建工作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领导。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班主任、体育课任教师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做好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领导、协调、组织、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多部门负责的学生体育活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明确落实责任人,确保活动时间上课表、组织人明确、活动内容有安排、场地器材有保障、安全及医务监督有保证。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按照中小学国家课程设置要求,以及“减负万里行”“规范办学行为”等文件精神,小学1-2年级每周安排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安排3课时,高中每周安排2课时。每天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各校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表,认真组织实施。 ——制订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精心安排活动内容。各中小学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时间,精心安排活动内容,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锻炼身体、达标争优”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武术、健美操、健身舞、体育舞蹈、技巧、掷实心球、投沙包、立定跳远、短跑、耐力跑、棋牌类、民间游戏等体育锻炼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群体竞赛,彰显“我运动,我快乐”的健康理念。 ——认真做好专项督导检查,有效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区教育局、区教育督导室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继续组织开展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结合开学、规范办学督导、素质教育检查、示范学校评选等开展专项督导考核,检查全区中小学“三表”(课表、作息时间表、体育活动安排表)上墙、上网情况,完善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对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未达标的学校实施“一票否决”。
|